作者: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高级编辑 闫 伟
几年来,我国影视界对于IP改编现象的讨论一直不绝于耳,有人说它是破坏创作与创新的罪魁祸首,也有人说它为影视生产打开了一扇通向繁荣之门。其实,此类观点都不免偏颇,说到底IP改编不过是一种创作方式,本身并无是非好歹之分,关键是创作者能否理性看待、摆正心态并将其正向势能发挥到最大化。通俗而言,IP就是“群众基础”,即先期便具备一定社会知晓度的作品。最近,著名导演杨洁的去世再一次引发了大众对于电视剧《西游记》、“《西游记》精神”以及荧屏经典的追忆和缅怀。当年改编自“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不就是一次具有全民号召力的大IP改编吗?且彼时的难度之大、坎坷之多绝非时下可比。因此,现如今某些成为众矢之的的IP作品,实在是与创作方式本身无关,而与创作态度和创作能力息息相关。
在经过了网络小说改编、经典重拍、韩剧翻拍等一系列尝试之后,国内影视人近期不约而同地开始瞄上了日本IP。日本文艺作品通常以“幽暗的唯美”著称,或是温情、或是极致地深度探寻人心和人性,其能否与中国观众的集体文化认同与欣赏习惯找到契合点,这就要看编创者拿捏和把握的功力。前不久,改编自同名日本电影的《嫌疑人X的现身》在国内公映,在内容呈现上总体来看有得有失。一方面,影片努力再现出原作对于人物微妙心理的描摹,石泓和唐川两个惺惺相惜的天才型男人明处交心,暗处交手,博弈智商,撞击人性,成为全片最值得玩味的看点;另一方面,影片对于悬疑氛围的营造则略显乏力,且某些演员不自然、不贴合、不恰切的表演也成为明显败笔。最近,同样改编自同名日剧的电视剧《深夜食堂》曝光了先导片花,从中依稀可见“以暖胃食物串起的暖心故事”,旨在折射人生百态、市井温情、世态炎凉。在从异域文化孵出的IP改编作品中,消弭文化上的“水土不服”是重中之重,一味效仿和盲目颠覆恐怕都非良方,可取之道是找到异质文化间的精神统一性和情感共鸣点,并对其加以“中国式改造”,不论面对欧美文化还是日韩文化都应如此。
可以说,IP改编本身并无可厚非,但某些电视剧创作者对此产生依赖心理就不对了。从艺术属性方面来看,IP的盛行,客观上让故事在电视剧开拍之前就为人熟知了,这虽然为剧作聚拢了人气,但也让相当一部分观众,尤其是“原著粉”,对人物和情节没有了猜想和悬念,从而使得以“故事”为本质的电视剧流失了大半魅力,诱导观众只能将注意力聚焦在原著忠实度、演员颜值、细节设置以及一些边缘性问题上。从创作目的方面来看,一些创作者将电视剧看作了获利工具,而非精神产品。为什么有些改编作品明知收视反响绝难媲美原作,甚至极易招来板砖和口水,还毅然决然地被上马生产?很多投拍者无非是想借原作的光环,以透支观众期待心理为代价吸引眼球,以牺牲作品口碑为代价制造话题效应。电视剧市场虽然竞争激烈,但这种投机心理、惰性心理乃至懦夫心理绝对要不得。
更有甚者,从《芈月传》的编剧纠纷案,到《锦绣未央》的原著抄袭案,再到坊间对某些古装剧涉嫌剽窃的激烈争议,不难看出,缺乏法律制约的“IP热”,就像不受控制的高速列车一样极其危险,其对行业发展能够造成伤筋动骨、后患无穷的巨大危害。IP时代,最宝贵的是创意,最应当受保护的也是创意。亟待健全的相关法律制度,应实现原创者和改编者相互约束基础上的合作双赢。一次次版权纷争事件,既对合理完善的行业法规是一种呼唤,也对影视业界的法律意识的提升起到了警醒作用。(闫 伟)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