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新闻>电影

看了这部电影后,我特别想看看莫言的影评

看了这部电影后,我特别想看看莫言的影评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电影烂番茄(ID:dylfc99)

微信后台回复“250部”可获取250部经典电影

拉美风情的电影,在情绪喷薄上往往不遗余力。

该褒扬自我的时候,他们尽其所能。

该抨击自我的时候,他们毫不留情。

比如这部——

《杰出公民》

豆瓣评分8.6

IMDb7.5分

烂番茄新鲜度则高达100%

尽管影片在欧洲各大电影节引人注目,还捧出了一个威尼斯电影节的影帝。

但番茄君对此压根儿就不在乎。

因为故事本身,才是重中之重。

主角也就一个人,作家,而且是大作家,还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

但这位文学巨匠在领奖时,根本不给瑞典人好脸色,想说啥就说啥。

言语之中,不乏对评委会的冷嘲热讽,毒舌一张嘴,就是不给大家好脸色。

获奖之后呢,各种邀约,各种演讲,各种采访,各种会面。

一句话,档期排的满满当当,简直比国家某某人还要忙。

即便得奖已有五年,人气依然不减。

与此同时,他也有五年没有作品问世。

这时,来自遥远家乡的一封邀约发来,望他重返故乡,好授予他杰出公民的勋章。

对此,作家丹尼尔原本是一口否决的。

因为离开那儿,可能是他最明智的决定。

如他所言:

我书中的主人公,他们永远无法离开,而我也永远无法回去。

可转念又想,他灵机一动,意识到回去的意义,带着天知地知唯有他知的神秘动机。

一个人独行,没有秘书,不带手机,偷偷摸摸,不耍大牌,低调至极。

功成名就,衣锦还乡,荣归故里,是我们中国人最普世的信仰之一。

项羽完成灭秦大业,拒绝定都关中,曾说: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当然,丹尼尔是旅欧阿根廷人,但这也是人之常情啊,他究竟在忌惮什么?

先看看乡亲父老是怎么回报他的“锦衣夜行”

从巴萨罗那飞布宜诺斯艾利斯,再转乘老乡的破车,踏上漫漫返乡之旅。

不幸的是,路上爆胎,汽车抛锚,夜幕将临,只好烧书取暖。

而且还是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那部书,《失去的脸孔》。

第二天清晨,司机要解手,随手又撕下几页书当厕纸,当着作家的面,一泻千里。

这个暗示不要太明显,简单,粗暴,直接,是文明国度到蛮荒小镇的开始。

类似的情节和镜头,将在接下来的故乡之旅中,接二连三的乍现。

看完回头再想一想,烧书也好,拿书当厕纸也罢,都还是客气的。

见到镇长,还没寒暄几句,就被领着乘坐消防车大游行。

广播中还循环播放着他归来的消息,唯恐乡亲父老不知道。

这就有点西楚霸王的味道了,但丹尼尔不是项羽,这也并非他的本意。

跟大家一起看特制的PPT时,他老泪纵横啊。

别看网友言简意赅,说的倒是颇有意思。

然后遇见初恋女友,一起开车出游。

忍不住吻了人家一口。

即便是身在旅馆,深更半夜的,也会有超级迷妹上门献身,奉上温香软玉的一夜情。

甚至被发小,如今的老男人,带着去附近的夜店,喝酒跳舞,看他炫耀把妹的阵阵雄风。

看似很美好的一切,实则处处透露着一股原始与野蛮的气息。

公开讲座上,他一次次发言,不端大文豪的架子,踏踏实实的说。

所欲所求,不过是唤醒老乡。

渴望他们少一点愚昧无知,多一点进取自知。

所以呢,听讲座的人,最初座无虚席,最后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说白了,他是谁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手中拥有的名和利。

比如吃瓜群众,一路跟拍,跟追星似的。

恶俗电视节目中,主持人漫不经心的问了几个问题,就开始插播广告,借的是他的名。

还有位老乡,拖着坐轮椅的儿子来旅馆堵门,以道德绑架,求他捐个更好的轮椅,要的是他的钱。

有位胖胖圆圆的老乡,用道德情感绑架他,硬是要请他回家吃饭,就是要沾沾他的名气。

至于那位主动献身的迷妹,想要借助他的力量,离开这里,摆脱父母的宿命轮回。

她明明知道丹尼尔和她父母的关系,老实说,丹尼尔都能做他的爷爷了。

发小一见面就炫耀自己,娶了他当年的女友,在一起25年了。

冲撞着,煎熬着,默默承受着。

即便如此,他也尽可能一笑置之,只要底线还在,他都可以宽容的接受。

只是这种接受,带着一种难以名状的微妙,令他谜之尴尬。

这是一部关乎作家的电影,以纪录式章回体的叙事结构,如行云流水,将讽刺中的喜剧,娓娓道来,令人顿感嘀笑皆非。

在一层又一层的铺垫之中,影片迎来三段小高潮,让戏剧冲突步步巅峰。

比如两次游街的遥相呼应。

一次乘坐的是消防车,在白天。

一次乘坐的是朋友的车,在黑夜。

伴随汽车的移动,镜头随之而动,闪现的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

白天有白天的虚伪,因为戴着面具。

黑夜有黑夜的森然,因为摘掉面具。

当冰冷的伪装者不再伪装,留给经历者的也只有毛骨悚然的恐慌。

再比如小镇艺术家的批判。

作为评委的丹尼尔,第一眼就把他的绘画作品淘汰了。

他难以忍受,作家散步时派人给他脸色,作家讲座时又来砸场子,最后颁奖时恼羞成怒,干脆扔鸡蛋。

想当年,丹尼尔不给瑞典国王和王妃面子,人家照样礼貌性鼓掌。

但回到家乡,却遭到了野蛮的人身攻击,对比之下,讽刺鲜明。

粗暴的艺术家振振有词,说丹尼尔专门在作品中揭露家乡的丑陋,让父老乡亲成为全世界的丑闻。

又说他不过是欧洲人的跳梁小丑,跪舔权贵们的奖赏,然后大发横财。

也有人当面质问,关于家乡,你为什么就不能写点美好的东西呢?

这就像质问鲁迅,你丫的为什么老是写闰土、孔乙己、阿Q这样的中国人?

还动不动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试想一下,如果你经历的大都是假恶丑,如何杜撰出伟光正的人、真善美的事。

真这么写,你就说虚伪不虚伪?

真这么玩,哪里还会有《人民的名义》这部剧的热火朝天?

在绘画颁奖仪式上,有评委夸夸其谈,一派假大空,所谓文化与自由,张口即来。

听罢,丹尼尔实在忍不住,发言中予以果断地否决:

非洲有个部落,语言中根本没有“自由”这个词,因为他们本身就是自由的。

这话脱口而出,简直就是啪啪啪打了镇长的脸,也薄了在场所有萨拉斯人的面子。

以暴走艺术家为代表的顽固派们,口径一致对外,对着丹尼尔,一个劲的谩骂。

他背叛了萨拉斯,背叛了自己的故乡?

说到底,他们没有任何共同点,只是凑巧生在这里。

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中有句话,套用在这里特别应景:

萨拉斯人不习惯认错,反而有一万个理由掩盖自己的过错,有一句俗话:“闭门思过”,思的是谁的过?是大文豪的过!

于此,王小波的话就柔软得许多,但意思大同小异:

不愿清醒,宁愿一直沉迷放纵,不知归路,宁愿一世无悔追求。

谁不愿清醒?又是谁不知归路?

言尽至此,想必群众的眼睛,终究是雪亮雪亮的。

至于第三个小高潮,在于狩猎。

夜色中的蛮荒大地,不见野猪,不见野兔,不见草长莺飞,哪怕一只飞禽走兽,都没有。

发小言辞粗暴,扔下他的行李,就让他赶紧滚。

然后端起猎枪,瞄着他的背影。

谁是猎物,谁又是猎人,此间的关系,一目了然,简单粗暴到极致。

正常人送行,送你一颗糖果,祝你一路顺风。

萨拉斯人送行,送你一颗子弹,愿你一命归西。

类似的画面,在影片《狩猎》中也有出现。

最后的一枪,既是恶意的中伤,也是善意的警告:

滚吧,速度滚,有多远滚多远,这里绝不欢迎你!

面对这种群体性排斥,丹尼尔惊慌失措,落荒而逃。

最后中枪倒地,不省人事。

回到巴萨罗那,很快他就酝酿出一部全新力作,美其名曰:《杰出公民》。

也就是影片的片名。

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本书有几分是真实,又有几分是虚构?

他的回答很朦胧,哪有什么真相?

不过是在解构中诠释,以小说家的笔触,架空起一方天地,现实着,魔幻着,然后纵情驰骋着。

说的玄乎点,这就叫魔幻现实主义。

他敞开一片上衣,露出伤疤,反问记者:

你猜,这是枪伤?

刚巧,刘瑜有本书就叫《送你一颗子弹》,有句话说的极好:

人的每一种身份都是一种自我绑架,唯有失去才是通往自由之途。

诺贝尔文学奖的顶级荣誉,曾经将他绑架,各种文化活动令他窒息。

他选择放空自我,回归家乡,那里是他创作的灵感来源,那里会有意外的惊喜。

呆在欧洲,只会有危险的表扬,如他所言:

这样一致的认可和表扬,决定作家写作生涯的结束。

阿根廷的萨拉斯对他的意义,就像是山东高密对莫言的意义一样。

莫言说:

所谓最难忘的就是从来不曾想起,却永远不会忘记。

两人都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经历太像,怪不得有网友想看莫言的影评。

丹尼尔可以四十年不会故乡,但他也永远不会忘怀,那蛮荒小镇,那噩梦连连。

睡梦中,无论是端着枪的乡亲,还是多次出现的红鹳,都隐喻着危机四伏,都是挥之不去的“乡愁”

其实影片最后的镜头最有意味,微笑的镜头中,透着神秘的嘲讽。

因为,你永远也叫不醒一群装睡的傻X!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号:flytigerman

需要电影的盆友可加番茄君微信号:gudajun666

欢迎你在下面评论留言,老司机番茄君带你撸片

虎斑喵被搭讪被霸王硬上勾,惊恐尖叫后的无奈模样惹众人喷笑

上一篇

虎斑喵被搭讪被霸王硬上勾,惊恐尖叫后的无奈模样惹众人喷笑 虎斑喵被搭讪被霸王硬上勾,惊恐尖叫后的无奈模样惹众人喷笑
《战狼2》确认重映 大地院线回应:院线个体行为

下一篇

《战狼2》确认重映 大地院线回应:院线个体行为 《战狼2》确认重映 大地院线回应:院线个体行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点击排行
热门专题

蜀ICP备2020026468号-4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