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新闻>电影

狮子山下,港片不死 香港电影第二次新浪潮来了……

狮子山下,港片不死 香港电影第二次新浪潮来了……

第3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已于4月9日晚落下帷幕,并没有什么惊喜和意外,各个奖项也都给了最合适的影片和最合适的人。

呼声最高的《树大招风》七提五中,众望所归的成为当晚最大赢家。

林家栋也“多年媳妇熬成婆”,斩获最佳男主角。

最近这些年,香港电影金像奖的鸡肋感越来越重。

不同于面向整个华语电影的台湾金马奖,香港金像奖要求参评电影必须是“港片”。

很讽刺的是,“港片已死”已经很多年了,这就造成了一个很尴尬的局面,每年符合参评金像奖的影片其实没几部。

关于“港片已死”,在很大程度上,是有道理的。

我们大多数人对“港片”的印象,都是源自“黄金十年”(1980年代中期—1990年代中期)的那些港片。

“黄金十年”,的确是香港电影最璀璨的十年。那十年里出的佳作,至今还被我们津津乐道反复提及。那十年出的牛逼导演,至今都还活跃在华语电影圈。那十年出的大明星,至今也都还活跃在大陆院线的银幕上。

这恰恰也说明,“黄金十年”之后,“港片”的确是逐渐走向死亡。

关于“港片已死”的原因,无非这么几点——

首先,香港太小,本土无法支撑一个完整的电影工业,必须高度依赖台湾/东南亚市场。随着1990年代初好莱坞电影在全球攻城略地,香港电影的市场阵地逐渐被蚕食殆尽。

其次,金融危机导致包括香港在内的整个东南亚经济遭遇重创,电影投资大幅萎缩。

还有,香港电影存在先天不足,过分市场化,盲目跟风和粗制滥造严重,佳作越来越少。

从那时开始,香港电影的产量就不断降低,开工严重不足,部分电影人只好去好莱坞,试图谋得一份工。再后来,随着大陆电影市场的崛起和CEPA的签署,越来越多的电影人就北上大陆了。

20多年过去了,死到什么程度了呢?看个图表吧~

“港片”之扑街程度的确是很惨。但“港片”真的“已死”吗?显然是没有。

数据上虽然很惨,但星星之火并没有熄灭。

后97时代,还是出现了《无间道》这样的佳作。

电影人里,还是有银河映像的杜琪峰和王家卫两杆大旗。

在香港人引以为傲的“香港精神”里,有一个关键词是“打不死”。

正是这种“打不死”的精神,为香港本土电影保留着一缕血脉,待时机成熟,必回破土重生。

我认为,现在,这个时机已经来临。

甚至可以更大胆的说,香港电影的第二次新浪潮来了!

既然很标题党的提出了“香港电影第二次新浪潮”的概念,那就很有必要介绍一下1980年前后的“香港电影新浪潮”。

1970年代,香港社会秩序不稳定,经济发展减缓。新一代本土香港年轻人与父辈有着迥然不同的价值观和娱乐需求,电视也广泛的走入普通家庭。在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下,香港电影逐渐陷入低潮。大制片厂(国泰/邵氏)式微,独立制片蓄势待发,迫切需要大量具有新思维新观念新视野的年轻电影人加入。1980年前后,一批30岁左右的年轻编导(方育平/许鞍华/徐克/严浩/谭家明/章国明/麦当雄/翁维铨...)纷纷走出电视台投入电影界拍出了处女作,他们大多具有国外学习电影的经历并且都在电视台磨练过,这些电影无论是在题材内容上还是在技术风格上都不同于以往的香港电影,打破了之前香港电影的拍摄风格和类型模式,为萎靡的香港电影注入了一针强心剂,香港电影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香港电影的“黄金十年”就是源自“香港电影新浪潮”。金像奖颁奖典礼,也是这次新电影运动的产物。

时势造英雄,在上一次香港电影最危险的时候,一批年轻电影人力挽狂澜,开启了“黄金十年”。

现在,又到了香港电影的一个比较危险的时候。不过,跟上一次很不一样。

“黄金十年”里“港片”懒以生存的市场条件再也不存在了,伴随着几乎全部香港电影人的北上,传统意义上的“港片”已经融入了华语电影。

时势又在呼唤英雄,但当下需要英雄来拯救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香港电影,而是新形势下的香港本土电影。

最近两届金像奖,出现了三部佳作,《踏血寻梅》/《树大招风》/《一念无明》。三部影片都获得了多了奖项(提名),艺术水准也都得到了一致认可,但他们的共同点远不止这些。

1、导演都很年轻,并且都算是学院派。

《踏血寻梅》导演翁子光,1979年出生,中学毕业后修读电影美术学会的《电影美术》课程及香港电影导演会的编导制作训练班。

《树大招风》的三位导演——

许学文,1980年出生,毕业于香港演艺学院电影电视学院导演系。

欧文杰,2004年毕业于香港演艺学院电视电影学院导演系。

黄伟杰,1979出生,香港树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毕业,后赴英国伦敦电影学院攻读电影制作。

《一念无明》导演黄进,2011年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主修电影艺术。

《树大招风》导演:许学文、欧文杰、黄伟杰

2、三部影片都是现实题材,关注的都是当下或者曾经的香港人的生活,整体风格跟传统的香港商业片完全不一样,很“文艺”。

《踏血寻梅》,故事改编自发生在香港的一起真实的杀人分尸案件。

《树大招风》,展现了曾经的香港三大贼王最后的人生。

《一念无明》,通过一个躁郁症患者的故事来展现当下香港人面临的生活困境。

《一念无名》导演黄进,编剧陈楚珩。两人是大学同学,还是情侣。

3、三部影片都有香港电影大佬的扶持。

《踏血寻梅》,摄影是杜可风,剪辑有廖庆松/张叔平。

《树大招风》,本身就是银河映像出品的电影,也是杜琪峰给三个学生布置的作业。

《一念无明》,监制是银河映像早期导演赵崇基,也得到了曾志伟的大力支持。

《狂舞派》导演黄修平,《老笠》导演李家荣,《踏血寻梅》导演翁子光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这五位导演当然都不是一夜成名。此前都是有短片/长片/纪录片/剧本等作品的,也都拿过一些新人奖。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香港电影发展基金会的扶持和组织的各种新人电影比赛,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另外,符合以上特点的,其实不止这三部影片/五位导演,还有《狂舞派》/《哪一天我们会飞》的导演黄修平,《老笠》的导演李家荣。

用一句话来概括以上作品和电影人的特点——

在政府电影扶持资金和电影界前辈的支持下,学院派出身的香港年轻电影人得以不断成长,并最终拍出了多部反映香港社会现实的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佳作。

其实在去年看到翁子光导演《踏血寻梅》的时候,我就想提出这个“香港电影第二次新浪潮”的观点,不过还是感觉代表性的作品和电影人太少,有待观察。今年,《树大招风》和《一念无明》的出现,让我完全有足够的理由做出这个判断了。

至于这一批年轻导演今后能够取得多大的成就,今后的作品能否恢复香港人对本土电影的信心,能否在商业上也取得成功,守住香港本土电影市场不断被好莱坞蚕食的阵地,能否为已经融入华语电影的传统香港电影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就拭目以待吧。

香港电影第二次新浪潮,才刚刚开始呢...

《蓝精灵3》曝主题曲MV 苏运莹献唱《蓝孩子》

上一篇

《蓝精灵3》曝主题曲MV 苏运莹献唱《蓝孩子》 《蓝精灵3》曝主题曲MV 苏运莹献唱《蓝孩子》
《战狼2》确认重映 大地院线回应:院线个体行为

下一篇

《战狼2》确认重映 大地院线回应:院线个体行为 《战狼2》确认重映 大地院线回应:院线个体行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点击排行
热门专题

蜀ICP备2020026468号-4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