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伊朗电影在世界影坛频频崭露头角。
像是“美丽而清贫的童年”——《小鞋子》
“出租车里的伊朗社会”——《出租车》
“抽丝剥茧的戏中戏”——《推销员》
情感真挚,手法细腻,细节考究,抛开“视觉盛宴”的感观刺激,以返璞归真打动人,是伊朗电影一直以来的魅力。
还有今天安利给大家的这部— —
《一次别离》
豆瓣评分8.7,好于95%的剧情片。
一向挑剔的IMDb,也打出了高分8.4。
导演阿斯哈·法哈蒂,刚刚凭借《推销员》一举包揽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和最佳剧本两项大奖。
今年年初,又再次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收入囊中。
《一次别离》,是他2011年的作品。
这是一部朴素的作品,立足家庭题材,没有什么大明星,导演更在拍摄过程中,精打细算到极致。
对于动辄上亿,千万只算中小制作的好莱坞来说,法哈蒂仅30万美元的成本,确实不高。
大部分拍摄均是手持摄像,场景集中在家中,剩下的就是些道具服装,几辆车,以及一本《古兰经》。
包括其中一名演员,还是导演的女儿,演员片酬上又省下来大笔。
即便导演这么抠,依然不妨碍《一次别离》成为当年口碑佳作,席卷全球43项国际大奖,包括奥斯卡。
显然,导演把心思花在了正地方。
故事一开始,一对夫妇因移民问题产生严重分歧,闹离婚。
妻子西敏坚持移民,丈夫纳德反对,因为不能抛下患有老年痴呆的父亲离开。
俩人几方争执不下,妻子选择回娘家住,临走之前,雇了一名帮佣瑞茨,负责照顾年迈的老人。
但是,这份工作对于瑞茨来说,挑战不小。
一方面,她身怀有孕,需要照顾自己年幼的女儿,为了帮丈夫还债,才不得已偷偷出来工作。
另一方面,老人的失禁问题令瑞茨十分为难。
伊朗是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信仰伊斯兰教,信奉《古兰经》,除非打电话向宗教权威请示,否则瑞茨就会破戒。
几番顾虑重重下来,直到纳德有次回家,发现父亲被绑在床上,怒不可遏的他,将瑞茨赶出家门,甚至失手推了她。
没想到竟意外导致瑞茨流产,瑞茨的丈夫怒而将纳德告上法庭,双方各执一词,然而真相却令人出乎意料......
表面上来看,这是两个家庭之间的争锋,而事实上,他们代表着伊朗社会的两个阶层。
纳德一家代表中产阶级。
纳德在银行工作,西敏在学校执教,他们月收入颇丰,一人拥有一辆车,甚至还负担得起帮佣和家教的费用。
住着干净整齐的高层楼房,屋内陈设一应俱全。
瑞茨一家则代表底层民众。
瑞茨丈夫在修鞋铺工作,瑞茨是典型的家庭妇女,操持家务之余,被一大笔欠债压得喘不过气。
仅仅从这起皮的墙壁,也能看出来。
两个家庭的第一次争锋,是瑞茨希望纳德能支付更多薪资,她各种摆事实,恳求雇主能把薪资提的高一点儿。
然而不管瑞茨如何苦口婆心,纳德只以一句“要是你不干,我也能找别人”,强硬地结束了对话。
包括后来瑞茨将这份工作转给丈夫,丈夫也就薪资问题跟纳德有过商量,依旧没有任何余地。
态度甚至卑恭到“我可以先试试,如果满意你就给我加点,要是不满意,不给钱也行”。
影片中还有一幕,纳德的女儿在法院走廊背诵课文,内容是:“在萨珊王朝时期,人们被划分为两个阶层:上层特权阶层和普通阶层。”
她的外婆即可帮她纠正,"是普通民众”。
可以想见,从萨珊王朝一直到现在,阶层问题仍然在伊朗社会中存在着,穷人在富人面前根本就没有话语权。
影片名为“一次别离”,表面上,有照应纳德夫妇分居这一层面的意思。
实际上,导演是在将这一次别离,喻为一次分裂,而分裂暗含在影片的方方面面之中。
首先为我们展示的,是以纳德为代表的中产阶层的内部分裂,导火索为移民问题。
西敏坚持移民,理由给的很清楚,为了女儿的前途,“我不愿让我的孩子在这种环境里成长”。
显而易见,在这个家庭中,西敏代表着的是新兴派,纳德代表的是守旧派,而纳德的父亲,就是导演设置的一个隐喻— —
预示着一个老迈羸弱的国家。
其次就是中产阶级与普通民众之间的分裂。
这体现在两个家庭几番对垒中,瑞茨一家明显处于下风,节节败退。
除了物质所赋予他们的巨大差距,甚至于在公正的法庭面前,他们还是一样,不占据任何话语权。
比如纳德和瑞茨丈夫同样面临刑罚,瑞茨丈夫仅仅需要支付保释金即可,而后者,却需要具备公务员身份的人为其担保。
包括他被判处藐视法庭之后,开始用自己的力量找到学校,用一本《古兰经》逼着证人说真话。
看得出,法律的威力比不上一本《古兰经》。
这里,就是影片所暗含的第三处分裂,即信仰和法律的分裂。
伊朗是个政教合一的国家,法律体系施行的是伊斯兰教法。
在法庭上,瑞茨可以为了隐瞒车祸致其流产的事实,纳德也可以为了逃避1—3年的牢狱之灾,选择说谎。
同样的情况,如果将一本《古兰经》放置于他们面前,让其发誓,他们却可以因为害怕遭到道德谴责,而将事实公之于口。
印象很深的一幕,是纳德纠正女儿一个单词的错误,他让女儿坚持正确的拼法,就算老师丢分也如此。
看得出,纳德是一个有坚持、有原则的人。
而当这样的人在事实面前说谎,随之崩塌的不止是其个人的原则,更包括女儿的。
当女儿质问爸爸为什么撒谎,爸爸以一句“如果你叫我去,我就去告诉他们”,将选择抛给了女儿。
纳德向法官撒谎,说自己对瑞茨怀孕的事情,并不知情,否则不会推她,法官随后向纳德女儿取证。
在过道里,女儿问纳德,他会问我什么,纳德答了一句,“我不知道”,纳德再一次将选择转嫁给了自己的女儿。
女儿很聪明地在法官面前维护父亲的谎言,结束之后,却在回家的途中,坐在车上不发一言,泪流满面。
看似这是一场大人的争端,却在无形之中,击碎了两个孩子的童年。
原本还在一块儿愉快玩踢足球游戏的两人,顷刻之间,演变成了两个孩子的怒目而视。
这是一个有信仰的国家,才会产生的道德纠结。
没有刻意的夸大,没有极端的渲染,导演就是在用一个平实的视角,感受着最真实的生活。
看似一起反转不断的罗生门迷案,实则,却是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之中遭遇的选择。
重点不在于抠谁对谁错,谁是谁非,而在于将观众从生活当中抽离出来,以一个新的旁观者身份来审视。
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立场不同和现实的无奈。
唯一庆幸的一点,在逾越法律的高墙后,他们还有信仰。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