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明月几时有》刚上映,就约着好友一起去看。
看完怎么说呢,心里微微有点闷,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电影院里空气不好引起的。
影片的故事背景放在1940年代的香港,此时的香港风雨变幻,大社会的动荡下的人民是怎么生活的呢?
或是有人挺身而出,为国家的命运抗争献出一份力。
或是有人只想在活下来,浑浑噩噩度日。或是有人抛弃了自己的人骨,转身就对自己的同胞开起枪来。
而故事主要讲述了以一位香港传奇女性“方姑”为代表的英雄儿女们,在著名的“东江纵队生死大营救”为主要叙事线索。
过多的剧情我就不剧透了,还是希望朋友们可以去电影院观看。
我主要说几个这个电影给我留下的几个印象深刻的点吧。
第一,方母,方母这个人物角色是一个很典型的社会底层人民的形象。乱世度日,只想自己和家人能安安稳稳的。
爱面子,但心地善良。目光短浅,但很爱自己的女儿。就如她和租客谈论那一段,战乱年间,安稳已经很不容易了,她还忍不住在镜子前打理打理一下自己的头发,端着精致的糕点跟租客谈话,没谈拢又把糕点端了回来。端端几分钟,几个动作,就把这个人物形象立了起来。
而后续发生的事,让她这个人物形象继续丰满起来,她为了帮自己的女儿送情报被抓了起来。
当她知道自己跑不了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怎么保护另一个女孩,最后她很勇敢,用生命保护了那个女孩。
方母这个人从刚开始不认同自己的女儿加入什么游击队,虽心有责骂,但在下一次见到女儿的时候,还是追赶出门给了女儿一把伞,她是担心女儿的。就连之后送情报,最初的出发点也是为了让女儿和她的战友可以轻松一点。她或许根本不懂什么信仰,也不懂什么大道理,甚至她都不识字。但是你能说她是不勇敢的吗?她是勇敢的,勇敢的把女孩护在身后,勇敢的没有供出其他人。
所以我很佩服这个演员,演戏不流于表面,把这个人物深层次的东西表现出现了,让人心生感触,这可谓是亲“情”。
第二点就是“战争胜利就回来”这句话。这一句在影片中出现的频率可谓是高,很多人都说过,听起来就是许下的承诺,但是就如同“flag”一样。方母说过,但她长眠在宪兵队里。刘海仔说过,但是他没看见最后的胜利。李锦荣说过,但是他没有再抱上他的爱人。在战争年间,这句话就是奢侈,朝夕相对的战友,转眼就只能听见一声枪声和一地的鲜红,多看一眼就少一眼,让人不免唏嘘和感伤。
第三点就是“方姑救母”。在女主角知道自己母亲被杀,她是慌乱的,但她又只能保持理智,她向上级汇报。然后她和刘黑仔就计划怎么救人,还事先去踩点。这个时候观众都很期待女主角可以带着大批人马,炸开这监狱门,救出她的母亲,但是没有,女主选择放弃,因为当她知道这个计划其实是毫无把握的,她不能拿着自己的战友的性命去换自己的母亲的命,而她的战友是这个这个地区的生力军,她不能冒这个险。
然后她哭了,哭的很让人心疼,她放弃生她养她的母亲,虽然她说这对于她母亲是一种解脱,她的母亲再也不用为她担惊受怕,这话听起来很是无情冷血。
但是在女主脸上我分明能感觉到那种为人子女见到自己父母受苦却无能为力的痛苦,让我也忍不住湿了眼眶。
对于这部影片,观众对它的两极分化很严重
一方面的观众觉得它叙事不清楚,故事不连贯,且整体氛围有一丝平静,看起来有些无聊单调。
另一方面的观众认为它就是导演的独特的叙事手法,画面比例很好,电影音乐很贴合。
以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这部片子可以打到八分,虽然战争场面不大,但是以音乐和场景表明出战争的残酷和生活艰辛。
人物塑造形象丰满,让人有代入感。这部片比较偏文艺,那种镜头的把握就可以看出来。
战争无情,人心是热的,但我或许见不到你下一面,就如剧中人物所说“明月几时有,月如钩。我们何时才能团聚呢?”,
相见相识已不易了,为什么还不珍惜彼此相守的时光呢?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