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电影烂番茄(ID:dylfc99)
微信后台回复“250部”可获取250部经典电影
校园欺凌题材的电影,总是会触动一些人的回忆。
多少同学是在校园欺凌中认识到,这个世界有一个阴暗的角落。
那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痛,也是心灵的第一次野蛮成长。
这个题材本身就够重了,如果再加上阶层分化等更重的元素,极容易拍出一个黑得化不开的电影。
我们知道,有一个国家对这种电影题材乐此不疲,今天我们推送的电影讲的就是这个——
《蚯蚓》
这部影片在2015年就已拍摄完成,今年4月才在韩国上映。
从影片的阵容、投资规模来看,可归类为“三无产品”。
导演尹学烈编剧出身,没有任何名气。
也没有大明星,男主演金正均是电视剧演员,女主演吴艺雪新人一枚。
(《蚯蚓》男女主角)
影片的投资也不大。
在韩国上映后,排片量很低,至今只有区区不到7.48万观影人次。
有三个原因制约了影片的排片:
一是上面说的三无产品;二是题材敏感;三是因为一些过火的镜头,影片分级是18岁以上。
但不管在韩国,还是在中国,看过这部影片的人,却刷起了朋友圈。
电影专业网站,看完难以平静的人很多。
导演血淋淋地揭开了韩国社会的三道伤疤——
弱势群体、校园欺凌、贫富差距。
开篇极具冲击力。患有脑瘫的父亲李元术,提着给女儿买的水果,歪歪扭扭的走着路。
高中生李子若,一袭红衣,纵身从高楼跳下,跌落在一辆汽车上,最后一口气说——一死百了。
警察调查得知,李子若死前的两个月,有过20多次援助交际。验尸官则看到,年轻的肉体上还有刚刚长好的烟疤。
脑瘫的父亲对女儿花朵般凋零的生命无能为力,他捧着女儿的骨灰,洒在河里。
影片开始倒叙。
第一道伤疤:弱势群体。
脑瘫父亲和女儿之前生活在江华岛上。
在子若很小的时候,就有政府工作人员找上门来,说脑瘫父亲不能抚养女儿。
小子若哭着不愿离开父亲。
父亲含辛茹苦的抚养女儿。女儿有音乐天赋,父亲执意让女儿考贵族艺术高中。
当录取书下来的那天,父亲高兴成这个样子。
女儿上学了,父亲也把家搬到了首尔。
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生存。
高额的学费,普通人都望而却步,何况一个残疾人呢?
商户不让父亲在门口摆摊,连警察都对脑瘫父亲出口不逊。
但是父亲很努力供养家庭,即便是处处被人欺凌的弱势群体,影片也留下了温馨的一刻。
父亲对女儿成才倾注了所有希望。
第二道伤疤:校园欺凌。
子若在学校被富家女惠善欺负。
子若喜欢合唱团团长佑正,并献出了初吻。
而惠善也喜欢佑正,醋气攻心,上门来和子若对决,还侮辱子若的父亲。
子若再也忍无可忍,奋起反击,打了惠善。
第三道伤疤:贫富差距。
在一次聚会的时候,被问及父亲是做什么的,子若第一次撒了谎。
她说——我父亲是做服装生意的,在百货商店开店铺。
在这个学校,学生的家长,要么是财团理事长,要么是国会议员。
被子若献吻的那个帅哥佑正,当他得知子若的家庭情况,找上门打了子若,还用烟头烫子若的胸部。
他的逻辑是——子若家穷,高攀他,就是玷污他(这何止是个渣男)。
子若打了惠善,被惠善有势力的父母报复,在学校颠倒黑白。
子若被学校开除了。
子若却没有因为这个而气馁。面对着被打击得抬不起的父亲,她说——
没有钱可以,能不能挺起胸膛?
混在这些了不起的人中间,
难道连最后一丝自尊心也要抛下吗?
你愿意这样的活着吗?
像个虫子似的?
子若给教育厅写了关于自己遭遇学校暴力的请愿书。
可她要面对的,不仅是几个欺凌她的学生。在这背后,是整个社会阶层固化产生的利益集团和各种势力之前的坑瀣一气 。
这些权贵家庭的孩子开始报复,手段逐步升级。
他们殴打子若,也殴打子若的同学敏京。
他们闯到子若家里,轮奸了子若,并用手机录像。
他们威胁子若,如果不去接客,就把她被羞辱的视频传到网上。
子若被迫,一次次的接客。
最终,有了片头的一幕,子若生无可恋,从楼上纵身一跃。
而脑瘫父亲,当他看到子若生前日记的时候,仿佛亲眼看到了子若被欺辱的那些瞬间。
父亲找到了学校,找到了当事人家长,找到了警察局,却一无所获。
(讽刺的是,父亲从警局失望离去时,背景给出了醒目的一行字)
他是一个弱势群体,一个话都说不明白的弱势群体,一个未成年援交女的父亲。
没有相信他,甚至没有人愿意听他的话。
这样的情节,也是很多人不喜欢影片的原因。
太直接、太惨烈、太没有希望。
韩国导演有股猛劲,就是直面社会现实。此类未成年人被性侵的片子没少拍。
像2011年黄东赫的《熔炉》,2013年李濬益的《素媛》。
特别是《熔炉》,在上映第六天的时候,光州警方组成专案小组重新侦办此案,却发现现行法律刑责过轻,且有两名性侵教师已过追诉期。
(看过《熔炉》的人,永远记得这一幕)
待电影上映第37天的时候,通过《性侵害防止修正案》(又名熔炉法):性侵女身障者、不满13岁幼童,最重可处无期徒刑;废除公诉期。
还催生出了《社会福祉事业法》修正案(熔炉防治法)。
但要是像本片中的脑瘫父亲一样,求助法律也得不到公平审理,那该怎么办?
韩国电影,还会有另外一种猛法,而且还有传统。
2005年的《奥罗拉公主》,女儿被碎尸。凶手以精神问题躲过了制裁。母亲一个一个的杀光了女儿遇害当天的相关责任者和凶手。
《奥罗拉公主》
2012年的《妈妈别哭》中,同样是女儿被羞辱自杀。加害者却因未成年人的身份免于处罚,愤怒的妈妈杀了三个男生。
《妈妈别哭》
2013年的《惩戒者》。男主人公在高中时被富家同学欺凌。当着他的面羞辱其女友,致使女孩自杀。多年之后,男主人公找上门来,如跗骨之蛆的盯上对方。
《惩戒者》
脑瘫父亲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选择了后一种猛法,选择了最直接、最惨烈、最没有希望的办法。
以惠善为首的,经常欺负子若的三个女生,被他……
羞辱过子若的男生,被他一个个抓来……
人面兽心的佑正,被他用……吊起来……
片尾,一叶孤舟在河上孤独的飘荡着。
有人说,最后这一幕,很像金基德的《漂流欲室》,是在向金基德致敬。
在一个法治社会里,在一个弱势群体能发出声音的社会里,番叔不赞成影片中脑瘫父亲的行为。
可是看看影片中比丛林更可怖的生存环境,作为一个父亲还能怎么做呢?
是他选择了暴力,还是暴力选择了他?
影片造成韩国之外观众的争议,不仅是复仇是否正当的原因。
这个电影所描述的冲突是全方位的,学校中的冲突,社会中的冲突,个人和法治的冲突。
平心而论,这部电影不是佳作,但具备特殊的欣赏价值。
有个评价非常准确:电影水准并不高,但完美诠释了大快人心四字!!那些丑恶的人,就要用同样的方法治,一个都跑不了!!可以说是完美复仇类电影。
对大部分人来说,这部电影最大的价值在于对个人对暴力的宣判,以及复仇的审美快感。
片名叫《蚯蚓》,指的是子若,子若父亲这些底层的大多数,可是没人是真正的蚯蚓,蚯蚓也会变成巨蟒。
番叔无权做一个审判者,也没有一双穿越历史的眼睛来揭示终极解决方案。
番叔无数次告诫自己的是,无论生活施加了你什么,无论黑暗吞噬了你什么。
只有一个方法才是真正的救赎——让光明常驻心灵。
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这不是鸡汤。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