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会有比例不低的观众,对影片的第一感觉是单调乏味。
一路朝拜,朝拜一路,重复复重复。
或许,无尽的重复才是朝圣的原貌吧。
这部电影与看梭罗的散文集《瓦尔登湖》一样,需要一颗平静的心灵。
她们用身体丈量天路。无论多远,无论多久,无论狂风雨雪,还是乱石飞崩。
只为属于心中的冈仁波齐。
这部电影的主题只有两个字:信仰。
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其实最难领悟。
什么是信仰呢?有一种定义是:信仰就是对超自己、超世俗之存在,坚定不移的相信。
这篇小文当然无法完整地说清信仰,只是希望探讨信仰之一角。
信仰,应是住在你灵魂里的神,与科学无关,与他人无关。
唯一相关的就是你心里住着什么神。信奉什么样的神界定了你的行为规则,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也在这里。
基督传爱,佛祖去欲,道法自然,神有不同,信仰不一。
有所信仰才能有所敬畏。
有信仰的人,神圣而朴素,伟大而平凡。
影片里的每一个人物,就像玛尼石堆的一块石头,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朝圣的理由也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有的是为父亲的遗憾满愿,有的是为了孩子祈求加持,也有的是为了杀生太多的忏悔超度。
简单的缘由,他们便结伴而行,像去旅游,欣喜之情如同我小时候进城。
不过,他们踏上了一条路:用自己的脚、腹、额头、手,一米一米丈量大地。
从此,风里雨里,水里泥里。
这一路,就是2000公里。
这一路,就是一年,
乃至一辈子。
这样的朝圣之路,如果你觉得是不可思议和无与伦比的神圣,抑或你认为是愚味荒唐不可理喻的自虐,但这仅仅是我们对他们的解读。对于他们而言,就是平常生活!是的,重复一遍,就是平常生活!
相信每位观众都被深深震撼!
难道,信仰与意志只是我们理解他们的词汇?只是我们世俗的常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他们,其实已经忘我了?
膜拜信仰在他们身上褪去了神圣光环,而落实在世间的寻常生活中。
他们在朝着心里的那束光出发。
原来,山是普通山,圣在心里面。
他们出发的第一叩引我泪下。
四周静穆,木板摩擦地面,这是安顿灵魂的第一叩!这一叩,他们匍匐贴近大地,最底的起点,却是如此的高,高到需要我们仰望。
毕竟,他们只是为了了却父辈的心愿,他们只是杀生过多,死在神山之下的叔叔甚至一辈子都没有和村里人吵过架。
朴实的一句一辈子不和人吵架,想想我们自己,看看我们周围,几人能做到?
这样的人,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善良淳朴的好人,但是,他们为了灵魂的安宁,安安静静地去历尽艰辛。
这样的灵魂,如果无关崇高,至少,距离恶非常遥远。
如果你觉得他们愚味他们笨,那我们又何尝不是自作聪明。我们,只是在“聪明”地原谅自己,麻木自己。甚至,我们已经把灵魂束之高阁。甚至,我们已经不知道还有灵魂这回事。
这样的社会,无论多么富有,精神是否空虚?道德是否堪忧?
我同意我们民族最缺乏笨人的观点。所以,如果我们对于他们的虔诚与执着持保留态度的话,对于他们的信仰,我们理应敬重。
暌违四年,导演张杨带着这部源自生活的片子回归我们的视线。影片以贴近纪录片的手法,角色和演员是同一人,他们本色出演后又回归寻常生活。当有记者去采访他们,他们却不知这部电影引起的轰动。这应是电影里的他们,生活中的他们,真实的他们。
这部电影能有多少触动你的灵魂,随缘。但我们,不必再去打搅他们。
朝圣者的彼岸世界——《冈仁波齐》之影评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