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鞍华导演擅长拍母女情,她电影里的母亲角色总是很出彩。
比如萧芳芳、斯琴高娃、鲍起静等人。
也是在这样的对比之下,大多显得女儿们的气场略弱一些。
哪怕是影后级人马如张曼玉与周迅,也要避避锋芒。
这次《明月几时有》最打动人心的,仍然是母女情。
这部主旋律电影还是以这样的平民视角赢得了尊严。
如果说许鞍华电影有一个绵延不断的主题,那应该就是母女关系。
母亲有千年道行,女儿终究难以翻出她的掌心。
比如1990年的电影《客途秋恨》。
母亲由陆小芬扮演,女儿是张曼玉。
这部影片有半自传性质,讲一对母女一直不和。
直到后来女儿陪母亲回她故乡日本探亲,才真正开始了解母亲身在异国的飘零孤独。
这也是许鞍华与母亲关系的真实写照。
当时许鞍华的母亲真的生气了,“说怎么把家里的事情都用来拍电影?”
陆小芬是第20届金马奖的影后,演技老辣。
那时张曼玉刚摆脱花瓶形象,略显稚嫩。
1995年许鞍华导演的《女人四十》,萧芳芳演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主妇。
导演把对母亲的观察也用在一些细节上。
萧芳芳诠释了中国母亲的成熟、倔强、隐忍。
为她赢得了一尊柏林影后银熊奖。
2006年许鞍华拍《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再度写到一对母女。
母亲是斯琴高娃扮演,女儿是赵薇。
斯琴高娃一心留在上海,潦倒之后不得不回到东北家中。
女儿赵薇在底层打拼,早已跟她疏远。
斯琴高娃演技一流,赵薇演的大大咧咧的东北女孩则被认为“本色演出”。
接下来,许鞍华在多部电影里塑造的老年女性形象得到颇多认可。
她把与母亲的生活日常都投射到电影当中。
《天水围的日与夜》里的母亲贵姐由鲍起静扮演。
生活在天水围的这对母子,从日常生活里折射出淡淡人情味,感人至深。
在《桃姐》里,桃姐演绎得入木三分。
一个人孤独终老该怎么办?
踏入七十岁的许鞍华至今与年迈的母亲相依为命,出门还是打车或坐公交车。
这个故事其实还有后半部分:
有次我采访许鞍华时她说,有天大雨她与母亲在香港街头打车。
结果被人半路“截胡”,她气得奔上去理论。
母女街头扶持的画面犹在眼前,
她也有我们未见识过的刚硬一面。
终于说到新片《明月几时有》,许鞍华拍的是游击队抗战故事。
据说有两百多个真实故事在她面前经过。
最终选择的还是一对母女:
女儿是小学教师,投身地下工作,阿妈不识字,但帮女儿传送信息。
恐怕还是这类母女人物关系让导演觉得亲切、安全、成竹在胸。
凑巧的是,编剧何冀平写过舞台剧《德龄与慈禧》。
也是一老一少两个女人的故事。
周迅演的方姑皱纹多了,但在母亲面前依然少女感十足。
她母亲则从“桃姐”逆生长为一个市井妇人。
精明市侩,在民族大义面前却腰杆硬挺。
光看侧影就有戏:
刻画得尤为精细的也是这一母亲角色。
电影里,母女二人面对桌上几盘菜,对话看似有一搭没一搭,就在这一盘一盏之间发生。
许鞍华对媒体说,“故事很日常,非常没有英雄感。”
这甚至可以说这是她最为得心应手的套路了。
电影最骇人的一幕,不是枪战、轰炸、刺杀。
而是日本人猛然朝方姑母亲甩出了两记耳光。
打得她披头散发,所有体面丧失殆尽。
你能想象桃姐被人这样欺凌吗?
那一刻所有中国母亲形象在她身上附体:
高贵的、备受屈辱的、宁折不弯的。
此前人间烟火所带出的岁月静好,全在那一瞬破碎。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而是血与火的比拼!
影院里有人开始抽泣。
这位母亲的台词设计也很周密:
她劝女儿不要连累队友,她自己被捕后绝不牵扯旁人;
她恐吓女儿说日本人打人很痛,结果她挨了鬼子拳脚;
她让女儿不要担心自己生计,天台上种了这瓜那瓜。后来人去楼空,瓜果无人采摘……
可见编剧针脚细密的功力。
女儿是台前光彩照人的英雄。
她身后却是母亲的丰满身躯来充当那抹最为厚重的背景色。
一个民族的神圣之战由此落实到骨肉离散,催人泪下。
这位中国母亲,可以列入经典银幕形象。
【文|三岛娱纪夫。欢迎关注,谢绝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