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明月几时有》在北京举办首映的那天,一位女影迷坐在了我的座位上。
那是一个比较靠前的位置,算不上一个看电影的最佳位置,但却是一个近距离见到电影主创的“抢手”位置。见我拿着票找来了,那位女生便十分不好意思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看得出来,她很想近距离目睹她的偶像,为了成全她的小心愿,我跟她说,待会主创出来,我和你换一个位子,等电影开始了,我们再换回来。她高兴得连声说谢谢,谢谢。
很快,导演许鞍华和主演周迅、霍建华、彭于晏一同出现在观众面前。主持人提议找几位现场观众参与互动,现场一下子热闹起来。喜欢周迅、霍建华、彭于晏的观众们纷纷举手,甚至尖叫了起来。
(首映礼现场,手机拍摄)
主持人很巧妙地选了三位主演各自的粉丝一名,然后在彭于晏的鼓励下,让每一位粉丝都登台和自己的偶像合影留念。
周迅是一如既往的大方从容,彭于晏也像以往那样热情开朗,而霍建华则表现得和从前有些不大一样:不是一些媒体描述的那种近乎高冷的“老干部”姿态,而更像一个邻家大哥一般,十分亲和、热情地与影迷说话、合影,脸上漾着内敛却真诚的笑容。
和我换位置的那位影迷大概就是霍建华的粉丝,因为轮到霍建华说话的时候,她表现得格外激动,在拍照之余,一直喊着“华哥!华哥!”待到主创退场,她高兴地过来和我说可以换回位置了。我半开玩笑地问她“你是霍建华的迷妹吧?”。她很开心地连连点头:“嗯嗯嗯,喜欢华哥好多年了!”
不知道是不是接收了太多关于“霍建华”讯息的缘故,在电影放映开始之后,我竟对霍建华在《明月几时有》里面的表演,多了一份格外地关注。我想看看,这位被粉丝如此喜欢的演员,会在电影里有着怎样的表现?
(电影《明月几时有》剧照)
老实说,我对霍建华的印象并不算浅。早在中学时代,就曾因为一部叫《海豚湾恋人》的台湾偶像剧而记住他。
那是一部由许绍洋、张韶涵担纲主演的电视剧,剧中张韶涵演唱的主题曲,至今还很喜欢。而霍建华那时候才刚出道,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长得真帅!”。
(电视剧《海豚湾恋人》剧照)
后来又看了他主演的两部电视剧,一部叫《天下第一》,一部叫《屋顶上的绿宝石》。前者因为是王晶监制,并且有一大批港台演员,吸引了我们一群少年的关注,每晚守着电视看,对里面的“归海一刀”印象深刻,觉得很酷。
(电视剧《天下第一》剧照)
而后者则是一部霍建华和孙俪主演的爱情偶像剧,喜欢看是因为喜欢里面的大海的元素,对主演的印象其实不算很深。
再之后,就基本没有看过他的什么作品了。无论是红极一时的《仙剑奇侠传3》,还是备受关注的《新笑傲江湖》,甚至火得不行的《战长沙》和《花千骨》,我也都没怎么看。对霍建华的印象就一直停留在两个关键字之上:帅和冷。
(电视剧《战长沙》剧照)
霍建华长得帅,应该是一个公认的印象。
他五官精致,棱角分明,在荧屏上塑造的诸多角色里,无论现代时尚还是历史古装,都很好看,甚至说得上很美:《花千骨》里那一袭白衣飘飘的样子,不知迷住了多少观众?
(电视剧《花千骨》剧照)
而他的帅还不仅仅在于表面上的形象,还在于他所散发出来的气质:他不是那种咄咄逼人的很硬的帅气,而是一种优雅得体的很正的帅气。
而他的“冷”,大概是因为多数角色形象的设定,或者是因为一些媒体的“贴标签”,传达出来一种“高冷”、“有距离”的感觉。对于没有作深入了解的人而言,难免就会因为一些角色或标签而形成类似的印象,会觉得他真是那种高冷的人。
(霍建华写真照)
在看完《明月几时有》之后,除了很喜欢许鞍华这部温情而不失力量的作品之外,对周迅、霍建华、彭于晏的表现也很欢喜。周迅很有沉稳娴熟的味道,彭于晏很有“打得很开”的感觉,而霍建华也显得很有质感。
(电影《明月几时有》剧照)
在这部以香港抗日史上著名的“东江纵队”真实事迹为蓝本,讲述“小学教师方兰和她青梅竹马的男友李锦荣、游击队长刘黑仔等人与日军抗争”的电影里。霍建华饰演的李锦荣是一个不能“以貌取人”的重要角色。
他看起来衣着光鲜得体,在日军内部工作,似有”卖国“之嫌。但其实,胸怀家国的他为了与日军作斗争,深入敌人虎穴,冒着牺牲生命的风险,顶着远离爱情的痛苦,化身冷静从容的革命者,是一个令人尊敬又有些悲剧的角色。
(电影《明月几时有》剧照)
电影开拍之前,当许鞍华导演找到霍建华的时候,银幕经验其实不算很足的他深知,这是一个难得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没有谁不会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电影演员,尽管霍建华在诸多电视剧里早已积累了许多表演经验与个人名气,但对于电影,还是会抱有很大的期待。他欣然答应了许鞍华导演的邀请,并在档期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排除各种困难,用心准备这部电影的演出。
(电影《明月几时有》工作照)
据该片剧组工作人员透露,在电影拍摄期间,霍建华像个“小学生”一样,认真聆听、请教导演关于拍戏的问题。他大多数时候都在琢磨剧本,就像他拍电视剧的时候那样,总是挤着时间熟悉剧本、体会角色。这不仅仅是一个演员该有的职业态度,也是一个想做好一件事情的人该有的心态。
我们可以在银幕上看到,霍建华在片中的表演比以往更有质感:内敛、隐忍、沉着、不卑不亢、无惧无畏,将一个勇敢、正气、大义凛然的有着英雄色彩的人物演绎得深入人心。
(电影《明月几时有》剧照)
在电影里,李锦荣这个角色既是一个“琴棋书画诗酒花”都很擅长的文艺青年,又是一个深入敌营潜伏的“特工”。此外,他还不得不克制着对周迅饰演的方兰的情感,承受着欲爱不能的痛苦。
这样一个角色,因为有着太多的内心戏而需要足够好的驾驭能力。无论是面对与心爱之人不能在一起的无奈,还是面对在敌营工作中随时可能牺牲性命的无畏,亦或是被敌人发现之后的冷静镇定,都很考验功力。霍建华贡献了令导演满意的表现,也交出了令观众喜欢的成绩。
(电影《明月几时有》剧照)
导演许鞍华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之所以让霍建华出演李锦荣这样一个“复杂”的角色,看中的是他身上那股淡然、克制的独特气质。实际上,这算得上是霍建华第一次尝试具有“特工”味道的角色,表面的淡定轻松与内心的沉稳应变,需要很好的拿捏。
有两场戏叫人印象深刻:一场是在江边与方兰的一场重逢,他为方兰带来方母被捕的噩耗,被心中的阴霾所笼罩,两人久久相顾无言。动荡年代,儿女情长显得何其渺小,一句“我怕有人跟踪我,就不抱你了”,绵长浓烈的情感愈发无处释放。
(电影《明月几时有》剧照)
另一场则是全片的高潮之一,霍建华与永濑正敏最后的对手戏。那是李锦荣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即使身份暴露,却依然不失分寸。当从日本军官口中听到因为他盗取的情报而令几个日军据点被炸毁的消息,眼里流露出欣慰、自豪与希冀。
他知道走出这扇门迎接自己的会是什么结局,但仍平和坚定的告诉日本人“你们也待不长了”,这片他为之献身的土地将不再任人肆虐。这也是影片想要传递的一个富有家国情怀的主题之一。
(电影《明月几时有》剧照)
像我这样对他了解不多,甚至印象上存在一些刻板偏见的观影者,也被他的表现吸引,忍不住对他做更多的认识。通过阅读关于他的专题报道,我才了解到,原来霍建华幕前幕后会有着那么多“一点都不冷”的面目。
(霍建华写真照)
在幕前,他是一个热爱演戏的演员,对演员这个职业有着很大的热情与信仰,常常对工作十分专注,十分严肃。一旦进了剧组或者片场,甚至只是拍一组平面照片,他都极为认真。
因为通告很多,行程很紧,霍建华常常没有太多休息的时间,他只能见缝插针一般地抓住一切机会闭目养神。但只要一开机,工作人员一喊开始,即使再困乏,也能以一种精力充沛的面貌投入工作。
(霍建华片场花絮照)
他会比工作人员到得还早,会比更需要名气的演员还努力,会非常尊重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工作,对涉及到工作的事情极为严肃认真。
媒体以及粉丝称他为“老干部”,并非因为他真有多么古板,而是因为他对工作的认真。这样一个很有职业精神的演员,自然备受圈内外的人认可。
(霍建华工作照)
而在工作之外,在平常的生活里,霍建华则完全不像一个明星。他一有休息时间,就选择待在家里,睡到自然醒,买菜做饭,看看电影,打打篮球,穿着也很随意。
他不喜欢旅行,倒不是因为不喜欢体验风景,而是觉得平时工作太忙,回家的时间就很少。尤其是和林心如成婚并生下女儿之后,他更乐于忙完工作之后就回家了。
(霍建华工作照)
他自幼就很有教养,待人接物都很得体。大多数看到的他好像很高冷、很高傲的样子,但实际上,他在工作与生活中,对人都很亲和。
他没有开微博,不搞粉丝庆生会,不接受粉丝花钱送的礼物,不建议粉丝大老远跑去见他,总是叮嘱粉丝要注意安全不要浪费太多宝贵时间。在粉丝眼里,他是一个沉静又满含关怀的榜样。
(霍建华访谈节目截图)
他为人低调,不在任何社交网络上分享自己的生活,即便是被媒体问起,他也会说:“我就是没有那么喜欢去分享那么多私人的事情。生活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我自己知道就好,不会想去跟别人说。”
对于一个被视为“凭长相而获得高人气”的偶像型艺人,霍建华常常要背负许多额外的误解。就像我之前形成的简单印象一样,总觉得他只是帅而已。但多了一些了解之后,才会发现,其实每个人被标签遮盖的背后,都有令人顿生好感的一面。
这个夏天,霍建华先后有三部电影(《逆时营救》、《明月几时有》、《建军大业》)上映,不同的影片有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也将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低调认真的霍建华,正用一种很“老干部”的清晰的头脑与稳重的步伐,在一步一步地向着大银幕迈进。
(霍建华参与电影宣传)
他愿意在许鞍华导演的剧组里“像个小学生一样”用心工作,其实也说明了他迈向电影的一种决心。
这种决心,就像他在十几年前人气正旺的时候毅然选择前往内地发展那样,令人欣赏,也叫人期待。
PS:文字为作者原创,图片均源于网络,欢迎交流。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