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在一众抗战题材的影片中显得相当独特,它既没有太多血雨腥风,亦没有激荡的感召和口号,人物林立,极度克制。整部影片是《天水围的日与夜》、《桃姐》的稀松日常和香港武侠片的混搭,描绘非正常环境下的正常生活,又有点武侠片的趣味。
选择以日常来拍战争,并不意外,把日子拍出深味,本就是许鞍华作为华语影像大师的立身之本。
从以往的作品来看,各人心中都有最爱的许鞍华元素,我最爱看的有两个,一个是养老院戏,《女人四十》、《天水围的日与夜》、《桃姐》中都有经典场景;另一个则是吃饭的戏,我在导演面前说出这个癖好时,她都笑了,但真的爱看啊,以“天水围”两部为例,“日与夜”的烟火气在吃饭中,老太太被死去女儿的丈夫拒之千里之外也是在饭桌之上,“夜与雾”里那些山雨欲来的血腥伏笔,也写在家庭饭桌上。
《明月几时有》也有几场很有趣的吃饭戏。
首先是大量“方母”叶德娴与“方姑”周迅的饭桌对手戏,方母带上甜点去挽留茅盾夫妇,未果又原封不动地拿回来,后来茅盾夫妇走了,她自作主张地把两人留下的肉和罐头做给女儿吃,小市民的本性展露无遗。这些戏对方姑的性格塑造也很有功能性,有一次吃饭时,日军来抢花姑娘,方母吹灯保全女儿,方姑却偷偷跑到阳台,这时候就已经显现了方姑的胆大,为后面做了铺垫。
刘黑仔在村长家吃饭还有彭于晏饰演的刘黑仔在村长家里吃饭的过场画面,冯淬帆饰演的村长说他吃过了,但看着刘黑仔吃得那么香,村长默默地抿了抿嘴唇、握了握拳头,在食物稀缺的时代,这看似闲笔,却体现了旧时的人情味。
然后是电影里的重场戏——婚宴,它传达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战争时期不完全是非正常的生活状态,人的生活还在继续,女人要尽快出嫁,甚至兵荒马乱地,方姑赴宴还会有打扮一番的心思。但它又有点好笑,因为战乱时候还要尽到礼数,人们都想顾全体面,却又忍不住道出“摆得上台的杯子没有几个了”的现实,鲜活热闹的生活景象,紧接着就是全片最大规模的战争场面。
为婚宴精心打扮的方姑饭局们及其他生活日常都是在画一张美好的图,即“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东西” ,再以战争与大炮击碎,这便是战争的残忍。我觉得这比漫天血腥和眼泪更有力量。
当然,许鞍华选择这么拍,除了原本就擅长以外,还因为她和编剧在走访中发现,许多东江纵队的老人,如今都有着平凡的职业,住在窄街陋巷,两人才最终决定,用小人物的视角来展现大时代的。其实之前陈可辛与陈德森在《十月围城》时也试过,车夫、乞丐与赌徒护送孙中山的故事,但我认为影片局限在一个动作场面搭建的框架之下,对人性的表现还是有些遗憾,因此并不算成功。
两者还有一个共通点,就是没有把仁人义士的出发点过于崇高化,《十月围城》里,有的是身不由己,有的只是想向父亲证明自己,而《明月几时有》里,这些出发点,大多是对他人的同理心。
方母心疼王菀之扮演的小姑娘方母摸着方姑疲惫的小手说,你这么瘦,杀日本人哪有这么瘦的?后来方母去送信,也只是心疼王菀之扮演的小姑娘,却就这么懵懵懂懂地赴死了。她从市侩的妇人到受刑者,只是因为心疼女儿、心疼一个困得不行的小姑娘而已。
“他们都没有想过自己是这么伟大的,这是我心里的香港精神。”许鞍华这样说过。
《明月几时有》很容易被拿来跟《黄金时代》相比。之前《一代宗师》的3D版上映时,王家卫重新进行了剪辑,更易明白,更见众生。其实,《明月几时有》也像是更亲民的《黄金时代》。
除了时长浓缩至133分钟,文化人的戏份也被剪去了不少,是强化周迅、叶德娴、刘黑仔、霍建华的主线。相对于《黄金时代》,《明月几时有》抽离的叙事方法也有所减少,梁家辉饰演的老年郑家彬以黑白纪录片形式穿插,占比很少,最后还以老年郑家彬的视角展现今日香港,今昔对比,历史洪流隐遁于石板街之中,实在精到,余韵悠长。
老年郑家彬的视角穿插其中此外,影片还有明显的武侠片情结,许鞍华是胡金铨和张彻的粉丝,但她自觉拍不好武侠片,这次借由东江纵队的英雄事迹过了把瘾。刘黑仔在酒家的那一役,让我想起了《龙门客栈》,又有《英雄本色》里小马哥血战酒楼的影子。他们运尸体的桥段也是不少粤语片用过的。
许鞍华式细腻加传统武侠的俏皮,无疑增加了电影的可看性,但还是有些顾此失彼的遗憾,整个故事变得扁平了。
最后想说说演员,周迅43岁出演未满27岁的方姑,略有疲态,但总算能说服过去。我印象最深的镜头是方姑决定放弃救母时,许鞍华给到了周迅一个较长的特写镜头,以及蹲着恸哭的远景,两者都太考验演员了,周迅完成的后者不功不过,特写则令我有少少失望。
霍建华扮演的李锦荣霍建华的台词和肢体都可以更好,在发布会上,霍建华也承认与周迅的第一场戏就是送礼物的恋人状态,其实是很紧张的,许鞍华疼惜演员,说当时有意让霍建华保留了那种紧张感,但看过片子就会知道,这个地方他的表现还是有些僵硬了。而且按照剧情和台词,这个角色实际上应该是故作游刃有余实则伴君如伴虎的状态,但霍建华的完成度并不高。
至于彭于晏,我一直get不到他的苏点,这次被角色刷了不少好感。全片灵魂人物,当属叶德娴,简直是在他人传记里活成了主角,表演层次丰富细腻,这次她和鲍起静有同框却没有多对上几场戏,实属遗憾。
总的来说,《明月几时有》还是保持了许鞍华的一贯水准,但并不能成为其作品中的又一座丰碑。
(阿辉/文)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