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新闻>电影

都说在线票务进入下半场了,谁来解析一下当前“竞争势态”?

都说在线票务进入下半场了,谁来解析一下当前“竞争势态”?

原本只是想团购消个费,刷个影评了解一下而已。但是当各类线下消费的App进入我们手机中后,在线票务的资本大战,补贴,和公众号的内容营销就在不断促进整个电影行业数字化发展。在线票务与院线票房不断刷新纪录,同时深度参与到电影的制作、出品、发行之中。而残酷的竞争背后,每一项战略性的投入都在给产业链布局带来一把双刃剑:刚过去的上海电影节盛会上,缺乏好电影(甚至好观众)等哀声不断;原本看电影始于影院,但是随着互联网上的资本大战,电影业的发展正在消灭影院。

单纯享受电影,刷着豆瓣评分,读个毒舌电影的时代是否早已离我们远去了呢?根据艺恩智库数据显示,剔除服务费后,2017年第一季度总票房为135.7亿元,相比去年减少了近9亿元,5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票房的降低并代表电影行业产生波动,但对影院的冲击,却随着智能家居的发展愈来愈蒙,自电视以来,录像带、VCD、DVD以及如今的流媒体,每一次内容载体的新介质出现,都把观众脱离影院,可况盗版和各种媒体的VIP会员独家观影服务。对电影文化传媒行业来说,正是观众的分布改变,收益结构产生变化,孵化和宣传战略也要“随机应变”:制造IP,创造高口碑,抢占市场。我们看到猫眼评分和豆瓣评分受到质疑,对观音群众有影响作用的营销号被封。为了守住钱,电影行业的发展正在不断被扭曲。(资料数据均来源传统报刊杂志,如有意见欢迎与我@非正统商业之道 在评论区交流)

图片来源于网络

烧钱到挣钱丨在线票务的下半场战争之由来

阿里影业用巨大资本撬动了淘票票的在线票务市场,目前淘票票在亏损10亿元的基础上继续加注票补,同在这一战线上的还有猫眼,百度糯米,娱票等。2015年,正是各大互联网巨头对他们进行如同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般的补贴战,让这些在线票务平台能够挖掘到各大平台上的潜在消费者,并且与院线平衡用户数据。

但是补贴过的票房,可以保证院线的线下娱乐服务一体,却保证不了在线票务回本:卖票赚不到钱,这是几家售票平台的共识,于是他们纷纷开始向电影业进军。发展的第一步是抢客户,目前中国电影票房80%的产出都来自于在线票务市场。加上百度糯米抽身“票补大战”转向影院(下游)合作的只能营销广告服务。猫眼电影背后的光线影业,淘票票背后的阿里影业,娱票的微影时代还有等等各类电影业务上游发力。这些新来的竞争者通过不懈的努力在培育试产阶段结束,开始下半场的征程——在我们的电影市场中翩翩起舞。

在线票务下半场——观众:电影节无好电影

在少数具有权威性的电影节中,上海的电影节现在还能难得吸引眼球,将中国电影行业的喜态丑态铺在世人面前。对观众来说,过去一年电影行业最直观的变化是,没有好电影了。对于习惯为电影背锅的导演来说,不仅找不到好电影,好演员,与好观众也接触不到了。

冯导最近口出狂言:有垃圾观众才形成垃圾电影。认为垃圾电影票房高,捧起来的观众也有责任。最近的变5也有类似的声音出现,9个编剧拯救不回来剧情,观众还是冲着特效去的电影院。这样的现状到底对不对呢?首先,冯导的话语上下文是这样的:

冯小刚导演: 在我看来观众应该是导演的一个不好对付的对手,就是我怎么能够征服你,用我最大的诚意把这件事做好。我认为这个是对观众最大的尊重。我们没办法去猜观众想看什么,因为观众是由具体的人组成的。但你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选择讲这样一个故事,你是不是爱这个故事里的人,且有很大的欲望把它拍出来。

“尊重观众的感受,和尊重观众兜里的钱,是两回事”

还好冯导骂完观众,也不忘骂演员,他点名批评了孙红雷,说他现在成天忙着上综艺,都不演戏了。还有其他导演抱怨投资难,电影排片期的阻碍等等。总之各有各的道理,但再多的道理,再真诚的对待行业和观众,也没能变出一部好电影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线票务下半场——市场追逐好IP

电影节上各方人马愁眉苦脸,纷纷诉苦:

过去这个行业掌握话语权或者主导性的是导演,是艺术家,制片人。

现在不是了。

理工男阿里影业说:电影产业是“三高”产业,资金高度密集、人才高度密集、高风险。而明明电影业是一个很大的产业,但是却不是利润很高的产业。

电影数量增加了,观众的满意度并没有增加。

这个行业是一个严重亏损的行业,但是我们这个行业坐了最多的头等舱,住了最多的五星级宾馆,开了最多的派对,晒了最多的照片,讨论一个项目就晒照片,好像做多么伟大的事情,还要到风景区讨论这些事情,很多人拿着非常高的工资。

导演跟演员沟通的机制没了,你找一个年轻演员说说戏,没戏!

因为今年很多电影都亏本了,其实电影已经进入了寒冬。

我现在周围的是个人都在找什么IP,拿的全是屁。

以上,影片数量提高了,市场空间大了,从业者变多了,但是选择变得越来越少。尤其是去年,还是攒着IP就成立影视公司,请小鲜肉,吸引和运营资本的节奏,现在大家都开始反思了。步子慢了下来,发现那些热心的追捧者高估了IP的价值,以为小鲜肉就是票房的保证。一个人或许能创造出众人疯抢的IP,但是拍电影却是一步一个坑,从前认真打磨剧本,和演员聊戏现在都成了困难。电影行业从前就在追捧IP可以源源不断的创造价值,但是却未能运营好IP,让自己本身成了IP链条上最容易亏钱的环节。

旧的秩序被打破后,电影这个巨大产业的市场上,写满了迷茫。如果从观众的角度分析,电影是一种娱乐产品,而现在电视剧,综艺,游戏,直播,演唱会等新的娱乐产业越发变大。有的在线票务平台就开始顺着用户的需求,转型成为泛娱乐化平台,覆盖演出,体育等领域。而类似猫眼影业的控制在投资宣发过程,让电影找到互联网平台,成为社交产品。

作为社交产品,电影本身不是很强的竞争对手。但是在线票务平台所具有的影评,会员服务,奖品活动等数据服务,却可以给予影院商家附能。通过在上半场“烧钱”聚集的用户,让线上人流带向线下,提升院线收入,亦有助于影院留住观众。

但是,现在人们不去电影院,也并不奇怪了。因为制片方,已经在考虑把电影生态转移到其他互联网平台,或者独立的家庭影院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线票务下半场——电影本身,时候已经变成服务互联网了?

文章《没有什么传统是永存的,影院只是内容的一种商业模式》中说到,移动互联网构建下的网络院线几乎可以覆盖用户的所有时间和空间。影院发现,视频网站越来越强势:

2015年11月,乐视原本计划的《消失的凶手》在其智能电视和线下院线上同步发行,后被院线各方抵制叫停;

2016年8月,二十世纪福斯的《X战警:天启》在中国上映才两个月,便独家上线爱奇艺,突破好莱坞电影通常在国内流媒体需要三个月的影院窗口期;

2017年6月,《提着心吊着胆》,影院上映一周后,优酷上线;福斯探照灯的《天才少女》在北美上映20天后,在爱奇艺独家上线。

在此背景下,视频网站和院线的撕逼不断,今年年初,华纳提出希望将影院的窗口期缩短至30~45天,还有愿意所有影片在上映17天后就可以上线进行点播。

在现行好电影匮乏的时候,还不如改变原有的利润结构,让影片走到用户当中。不拘泥于眼前院线的增值服务能够带来的价值。中国的电影市场,也正在面临这种划分用户市场。

好吧,用户愿意为此买账吗?一定有,简单买个会员,花更少的钱享受更独家的服务。而悲惨的电影院原本可以依靠爆米花,周边等盈利,现在可能连毛利润极高的放映前广告都要受损。而且家庭影院,点映服务,VR技术等各项技术都飞速发展。

不过对个人来说,影院的观影体验是难以想象的。每天工作8个小时以上外,仅仅这2个小时的时间,可以找到理由是因为兴趣爱好,而不是因为利益和一群人一起体验屏幕上的事物,人物,故事和情感。

但是我们需要好电影啊,今天陈可辛导演表示叛变:自己要去拍网剧了,有人会反对他。但是他说,网剧大部分是以为这个东西可以赚钱的,他不是,他还是创作者,只是想给大家带来快乐。成熟的观众已经不去电影院了。

有人说,“一旦我们丧失了影院,我们就丧失了电影。到那时候可以宣布电影死亡了。”

希望,这个过程慢一点,可以打开手机查查看影片排期,约个朋友不用说话,仅仅欣赏,出来狂骂某个演员演技太烂,打开手机发个影评,再去网上继续二刷,三刷.....

13岁被张艺谋看中,考中戏拿第一的学霸,19岁素颜近照很美

上一篇

13岁被张艺谋看中,考中戏拿第一的学霸,19岁素颜近照很美 13岁被张艺谋看中,考中戏拿第一的学霸,19岁素颜近照很美
《战狼2》确认重映 大地院线回应:院线个体行为

下一篇

《战狼2》确认重映 大地院线回应:院线个体行为 《战狼2》确认重映 大地院线回应:院线个体行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点击排行
热门专题

蜀ICP备2020026468号-4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