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J·沃纳
小编(采写/小凤) 在国际电影节上,从来不乏华语电影人的身影,近年来,华语青年电影人的表现更是可圈可点,代表华语电影入围戛纳、柏林、威尼斯等世界级电影节,展现出种种新气象。
新生代的成长需要时间与技巧,也需要各方发掘与护航,2017年6月21日,凤凰网娱乐主办的“凤凰大影响”上海电影节官方论坛以“走向国际的中国青年电影人”为主题,邀请到华语青年电影人的代表人物:导演李睿珺、演员李梦、制片人王子剑、美国著名制片人麦克·J·沃纳,深度分享华语电影人在国际电影节的亲身经历,也聚焦华语新生代电影力量在国内外市场的现状与未来,共同探讨如何让华语青年导演作品更好地走向国际。
曾经担任过王家卫《一代宗师》、蔡明亮《脸》、田壮壮《小城之春》制作人的麦克·J·沃纳,从1993年就来参加过首届上海电影节,也曾经帮王小帅、张元、张杨等华语导演发行作品,为推广中国新锐导演做了很多工作。
在沃纳看来,中国青年导演作品要走向国际,首先要做的是别把国际市场放在首要的考量因素,先专心做给中国观众看,能引起中国观众的共鸣,才能引起其他国家观众的共鸣。
不过谈到华语电影的发行,他认为随着中国电影越来越商业化,艺术片的发行变得越来越难,因此艺术院线的设立必须提上日程。他也关注了华语商业片在海外的发行,但由于中国电影在欧美往往被定位为外语电影,而在很多观众心中外语电影几乎等同于文艺片,因此,华语商业片在海外发行推广,比之文艺片有更大的障碍。
华语文艺片推广难?先要专心做给中国观众看!
虽然现场讨论的议题是华语青年导演的作品如何进行海外推广,不过,美国制片人麦克·J·沃纳提出的第一个建议却是——别把走向国际太放心上!
他认为导演应该首先要对自己拍的东西有热情,要把中国观众作为第一受众群体,专心做给中国观众看,世界自然会看到。但如果连中国的观众都没有共鸣,更不要寄望于其他国家的观众能有共鸣。
另一方面,沃纳也关心华语导演作品如何能触及更多的中国观众。很多青年导演都拍摄独立文艺片,但沃纳发现现在中国电影越来越商业化,因此艺术电影的发行比从前更难,对此他很赞同贾樟柯的做法,建立专门的艺术院线,推广艺术电影,他还表示:“如果中国的观众都没有看过,为什么阿根廷、以色列的观众会认为它很重要,一定要去看呢?”
谈华语商业片:海外定位尴尬更难发行
华语文艺片的海外推广如今并不鲜见,很多年轻导演的作品通过各种电影节得以散播到世界各地,比如李睿珺的《路过未来》今年就已经售出海外发行权。
不过,比起文艺片,华语商业片的海外推广处境似乎更为尴尬。沃纳曾经发行过王家卫的几部电影,大部分都是艺术电影,后期一些的《一代宗师》是被当做商业片来发行。
但对于很多欧美观众来说,外语电影大部分都是文艺电影。当华语文艺片海外发行时,它仍被看作是文艺片,但当华语商业片海外发行时,仍被看作文艺电影的话,难免陷入尴尬境地,也正因如此,沃纳认为在海外发行华语商业片,难度甚至比推广文艺片更难。
本文系凤凰网娱乐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