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要跳出过气的框架思考,要引领受众还没有意识到的潮流来制作一档综艺,还要保证收视率,真还蛮困难的。
从“同一台电视,同一个梦想”,一台大型晚会就能变成谈资好几天,到追星贴海报、选秀草根明星的崛起,再到斥巨资购买国外综艺版权,做成无数以“中国秀”为主题的某某节目,同时少不了“催泪弹”来推动节目进展,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然而现在,受众腻味了。
互联网 的新兴,使受众和媒体之间的交互越来越近,距离的缩短使得点到点、点到面的反应时间也越来越迅速。
就综艺节目而言,它从开播至结束的这段时间里 ,即刻就能看到不同地区受众的评论、赞踩和弹幕,同时互联网的匿名制也使得言论更自由奔放且信马由缰。
眼睛看得多了,脑中的期待上升了,赞颂美的能力却迟钝了。这种迟钝并不是说大脑的反应速度缓慢,而是在见识了各式包袱、综艺梗后,对于新兴事物隐约的期待。
图片来源:网络
在制作深度及剪辑态度方面,2017年里有几档综艺节目值得说一说,它们分别是央视的《朗读者》、爱奇艺的《奇葩说》及《中国有嘻哈》。选择这几档综艺做讨论的理由是它们把某一种独特领域的事物——阅读、辩论、饶舌,向受众深入浅出地作出阐释,同时用非教导式的方式展现了每个领域独有的魅力。
如《朗读者》,每一位经历丰富的朗读者带着自己的故事走上台来,与观众分享他们从自身经历、从书中汲取到的感悟体验。小爱及自家,大义到国家,在书义及访谈的双重加持下,《朗读者》温暖得让人震撼。《朗读者》使阅读同好沐浴在文艺的圣光,为好奇者播下好奇之芳。
图片来源:网络
如已历经四季的《奇葩说》,它把对辩论印象始终停留在讲“对方辩友请注意”的单薄层面,进化到了“旁征博引打嘴炮,发人深省通九窍”的境界。
无论是社会热点,还是一个看似有些怪诞奇幻的辩题,经过精心准备后,辩手们都能用嬉笑怒骂的方式有逻辑地逐层论述持方观点。节目越到后面越能发现,辩手在成长,节目“活着”的动态。《奇葩说》是辩论同好把辩论带到大众平台而新攻下的城邦,也是菜鸟探索新大陆的引航锦囊。
图片来源:网络
又如“天干物燥,激情起爆”的《中国有嘻哈》。它凭借说唱歌手的文化才气、处世态度和霸气的台风,在一片和祥的百家乐综艺气氛里,刮起了一阵恣意狷狂的重金属飓风。
多亏了剪辑组和字幕组科普点睛的后期制作,否则普通观众真的会错过很多精妙的饶舌及说唱的精髓。《中国有嘻哈》号召了仗剑天涯的说唱歌手华山论剑,也让更多的普通人了解真正的说唱而不是盲目的耍酷跟风。
图片来源:网络
把小众文化带入大众视野,用它自己的表现形式辅以时兴的娱乐手段,精化剪辑后吸引更多的人知道、了解,甚至接受、喜爱,这个过程可能很漫长,也许会失败。
不过,如果说观看一档综艺节目不仅能释放压力,而且还能骄傲地和人分享自己是粉丝,从中变得更爱阅读、运动了,或是培养新的兴趣爱好了,岂不得意乐哉!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