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新闻>电视剧

我国影视剧中为何称日本人“太君” 这一称谓从何而来?

我国影视剧中为何称日本人“太君” 这一称谓从何而来?

现在的影视作品,只要是古代题材,也无论具体是什么时代,动不动就当面称官员为“大人”。其实早在清代,赵翼的《陔余丛考》就曾指出,当面称官员为大人是从元代明代才开始的习惯。“大人”这个词据说最早见自于《周易》,最初的意思和圣人差不多。在元明之前,“大人”的通常意思是:德高望重之人(也包括一些特别高贵的官员,但不是当面称谓)、家族里的长辈、成年人等等。

明朝官员

大人这个称谓逐渐扩展开来,据说起自一些掌握权势但却没有具体官位的太监。正因为没有官位,也就没有具体尊称,于是只好称为大人。搞到后来,大人成了太监的特定称谓。然后京官们纷纷效仿,也称为大人。再推而广之,外派的京官和高级地方官也称大人。最后,只要有点地位,都可以叫大人。换而言之,随着历史的演进,大人其实是一个越来越不值钱的称谓。“大人”作为常见称谓,一直存在到民国时代。

慈禧

也同样是受影视剧影响,很多人觉得,所谓“老佛爷”是慈禧或满清皇太后的特有称谓。其实,清朝的皇帝很多也自称和被称为“老佛爷”。这和喇嘛教有关。当时,喇嘛教不仅对西藏人,对蒙古人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甚至可以说喇嘛教很深的控制住了蒙古人的精神领域。满清的统治,相当程度上需要蒙古人的军事支援。为此,满清皇帝在拉拢蒙古各部的同时,也要对喇嘛教表现出相当的敬意,也就有必要将统治者自身也定位为喇嘛教的尊崇人物。不过却也因此留下一段历史八卦:1908年9月28日,十三世达赖喇嘛来到北京。京师内纷纷传言:一城容不下两个“老佛爷”,其中必有一人不利。而此时的北京城里,除了执掌大权的“老佛爷”慈禧,还有傀儡皇帝光绪——不久,光绪和慈禧相继死去。慈禧死后13天,即1908年11月28日,达赖乘火车离开北京。

二战日本兵

影视剧中,占领区的中国人总是叫日军为“太君”。太君这个词在古中国,一般指的是某些级别官员的母亲,是对年老女性的称谓。而日语中并无这个常见称谓。那么称日本人的“太君”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近年有人指出,从读音分析,“太君”近于日语的“队长”。日军的编制单位,从班到团的级别都称为“队”:分队、小队、中队、大队、联队。而且日军指挥官,也可泛泛称为“部队长”。二战后期,日军各部队长还佩戴有专门的“队长章”,分为将官队长章、佐官队长章、尉官队长章三种。总之,“队长”是日军指挥官的常见称呼。

但在占领区,日军普通士兵似乎也可以被称为“队长”——这倒也不奇怪。在当今中国,某些特殊场所,普通大头兵也可以被称为“班长”。道理恐怕是一样的。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把对方的官说大一些的习惯。比如在唐代,队副以上的军官,几乎全都可以称为“主帅”。

陈道明的电视剧快被这同学俩承包了

上一篇

陈道明的电视剧快被这同学俩承包了 陈道明的电视剧快被这同学俩承包了
一部戏用了8个替身,全程坐着拍戏,却被吴京称为是最敬业的演员

下一篇

一部戏用了8个替身,全程坐着拍戏,却被吴京称为是最敬业的演员 一部戏用了8个替身,全程坐着拍戏,却被吴京称为是最敬业的演员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点击排行
热门专题

蜀ICP备2020026468号-4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