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新闻>综艺

综艺清流唤醒诗和远方

综艺清流唤醒诗和远方

作者:郭伟清

新年伊始,《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刷爆朋友圈,频频登上微博热搜,一向低调的文化综艺节目居然绽放出了如此强大的魅力!“满屏竞传飞花令”“用书信打开历史”的热度未减,由央视主持人董卿担纲制作的《朗读者》播出,又引爆舆论热点,迅速成为又一档现象级节目。

在电视节目形态、品种加速创新升级的今天,一向看似严肃、“高冷”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却引发了观众和学界的高度关注,其成功的缘由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文化综艺绘就荧屏新风景

国内电视综艺节目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央视春晚和《正大综艺》开篇以来,大抵历经了综合艺术、益智竞技、游戏娱乐、真人秀等几个特征明显的发展阶段。尤其是近几年,综艺节目更是样式繁多、复制快速,《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我是歌手》等节目花样翻新、层出不穷。据统计,2016年各省级卫视共计超过400档节目上线,数量是2015年的两倍,新上线的节目中又以综艺节目占了大头。

然而,当铺天盖地的综艺节目逐渐霸屏,它们所暴露出的“过度消费明星”“节目同质化”“娱乐无底线”等问题广受诟病,综艺节目面临重新洗牌。正是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电视生态下,《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等“慢节奏”的综艺节目,为喧嚣浮华的荧屏综艺注入了一股清流。目前,豆瓣网上,上述文化节目均获得较高评分,且大大超过了很多当红娱乐综艺节目。

毋庸置疑,当前社会关注度最高的综艺节目当属横空出世的《朗读者》。从收视率、社交网络的关注度来看,《朗读者》和《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已经成为一个“荧屏现象”。董卿一句“你多久没有朗读了?很久了吧!”的自问自答,让很多人开始远离无效社交,重新审视朗读的意义,并慢慢打开书本,静心享受文字之美。《朗读者》第一期的主题是“遇见”,演员濮存昕、翻译家许渊冲、企业家柳传志等人念诗,读散文,分享家书,让曾经打动过、甚至改变过自己生命轨迹的文字,随荧屏传播出去,感动今天的观众。与《朗读者》相似的《见字如面》也是一档看似“高冷”的节目——一封信、一名演员、一方讲台、团团围坐的一众听众以及另处一室的评信嘉宾,构成了节目的全部面貌,如此精简的《见字如面》甚至被网友们称为“素颜”节目。但就是这档“素颜”节目对观众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其实,近期“文化综艺热”并不是突如其来的偶然现象,在此之前,“文化 综艺”的结合已经有了很多成功尝试。比如央视此前播出的《百家讲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以及地方卫视的《中华好故事》《成语英雄》《中华好诗词》《诗歌之王》等节目,都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效应和社会效应。文化与电视相辅相成,当传统文化搭上综艺节目的快车,电视荧屏上多了几分蕴含传统文化底色的新图景,而“人间自有诗意”的吟诵又重新进入到我们的生活。

“文化综艺热”契合并引领了大众的文化心理和审美趣味

《中国诗词大会》通过竞技比拼,分享诗词之美,感受历史底蕴;《见字如面》用书信打开历史,传递笔墨书信的别样馨香;《朗读者》则以静谧的文字为媒,让文字唤起大众的情感共鸣……关于近期为何出现“文化综艺热”,笔者认为,这不仅缘于节目的创新编排,更与社会大众的文化心理和审美趣味息息相关。

一方面,部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走红,缘于其精心编排和设计。无论是本季《中国诗词大会》中增设的百人团答题和“飞花令”接龙的环节,还是《见字如面》中邀请优秀演员对历史信件进行真情而纯粹的演绎,抑或是《朗读者》中充满正能量的嘉宾以朗读的方式呈现文字之美、人性之美……这些精心的设计让观众耳目一新。这些综艺节目将精力完全贯注在节目本身的核心内容——诗词、书信、文字,而没有把精力花在炒作明星、制造话题、炮制热点上。比如,《朗读者》的极简化的舞台设计,使受众更多地关注朗读者;同样,《见字如面》的读信,无音乐伴奏、无视频,节目的中心就是演员读的那一封信,这样更能使观众心无旁骛,聚精会神。

另一方面,“文化综艺热”缘于受众共同的文化基因——即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崇敬和喜爱。在国学热和提倡全民阅读的背景之下,《中国诗词大会》中优雅厚重的古诗词、《见字如面》中穿越时空的黑白信笺、《朗读者》中参透生命感悟的文字之美,仿佛一股清泉,浸润了受众共同的文化基因,唤醒了深藏内心的诗词情结,同时也满足了大众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缓解了在数字化时代下的“文化焦虑”。在繁忙的工作学习和庞杂的信息轰炸下,写信寄信、诗词歌赋、安静地朗诵……这些“曾经的美好”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但是随着《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的播出,我们的内心变得安静,仿佛得到了情感共鸣。

此外,传递温暖和温情的定位也为节目增添了无穷魅力。不同于歌唱选秀、明星真人秀、户外竞技等综艺节目,《见字如面》《朗读者》等节目展示顽强生命、理想信念、美丽爱情、温暖亲情等鲜活素材,讲述蕴含丰富的人文内涵,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像《见字如面》中选择抗日名将临上前线时写给父亲和妻子的遗书;闻一多写给父母记录他亲历“五四”运动的珍贵细节和内心感受的家信,还有普通父子之间谈理想的通信,等等,无不以真挚的情感、丰富的内容打动观众。

为文化综艺营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对比娱乐节目的低门槛和明星真人秀模式,文化类综艺节目要想获得大众的青睐,需要更多的沉淀、创新和思考。笔者认为,当前的“文化综艺热”将为文化类综艺节目营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以下几点启示。

首先,“文化综艺热”的背后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近年来,电视综艺节目结缘传统文化后,制作了从有关汉字、成语、谜语到诗词、民歌、历史信件等各种形式的文化类综艺。这类节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影像包装、宣传,通过竞争、分享、品味与收获,让观众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无论是诗词歌赋竞技、明星读信,还是汉字听写、成语故事、真情朗诵,节目本身的魅力都缘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缘于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信。

其次,受众接受是文化类综艺节目的追求。不容忽视的是,《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爆红的同时,很多文化类综艺节目却面临生存窘境。面对综艺节目过热现象,文化类综艺要想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考虑传播效果或者说受众体验。《中国成语大会》总导演关正文在介绍节目成功经验时谈到:“强化娱乐性的设计,释放了主持人活跃现场的能力,趣味编组了多样化的题目,鼓励选手与主持人互动。”所以,文化类综艺节目要想持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充分考虑受众需求,在“有意义”和“有意思”之间找到平衡。

第三,文化类综艺节目需持续创新才能走得更远。《见字如面》是明星读信与嘉宾评信的结合;《朗读者》让文字流淌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人性之美……以上节目成功的重要原因既是主题上的创新,更是形式上的创新。然而,在风光一时的同时,当前文化类综艺节目也面临机械复制、盲目开发的问题,更多的节目形式古板,联系现实生活不紧密。笔者以为,文化类综艺节目要想获得更大的成功,不仅要“乘着优秀文化的翅膀飞翔”,还要观照现实,指导社会,集众家之长,融文学性、悬念感、刺激性、戏剧性于一体。(郭伟清)

综艺节目和娱乐明星后,国产手机营销的下一个阵地

上一篇

综艺节目和娱乐明星后,国产手机营销的下一个阵地 综艺节目和娱乐明星后,国产手机营销的下一个阵地
《我就是演员》徐璐突发情况,演宿醉空腹狂喝酒,台上呕吐致节目暂停

下一篇

《我就是演员》徐璐突发情况,演宿醉空腹狂喝酒,台上呕吐致节目暂停 《我就是演员》徐璐突发情况,演宿醉空腹狂喝酒,台上呕吐致节目暂停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点击排行
热门专题

蜀ICP备2020026468号-4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