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新闻>电视剧

为什么精彩的电视剧改编成电影总是扑街呢?

为什么精彩的电视剧改编成电影总是扑街呢?

现在是一个追逐IP的时代,这个词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字面上讲就是“个人知识产权”,其实我更愿意将它理解为——“招牌”

在媒体没有无孔不入的时代,IP还是个比较安静的美男子,书就是书、电视剧就是电视剧、电影就是电影,但现在只要是个IP,满身就贴满了票子,只要一个招牌立起来了,那就可以多次收割,直到把它吃干榨净为止。

最典型的例子可能就是《盗墓笔记》了,从电视剧、游戏、书籍到电影,一茬一茬的割韭菜。

今天去影院看的这部《上海王》也是个不大不小的IP。

这本来是作家虹影发表自2003年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清末民初上海滩的黑帮故事。2008年的时候被改编成了连续剧,由钟汉良、巍子和袁立主演,我当初还看过几集,尤其对巍子饰演的第一代黑帮头子常力雄印象深刻,算是一部好剧,豆瓣的评分也是相当高。

看得出这部剧还真是有点野心,用了很多倒叙和蒙太奇的手法,塑造了一个比男人还男人的女人的一生,很有些史诗的味道,演员的演技也都基本在线。

但刚看完电影版的《上海王》,哎,真是扑的一塌糊涂啊....

我突然想起一个挺值得探讨的题目:为什么好看的电视剧改编成电影总是扑街呢?比如广受好评的《将爱情进行到底》、《武林外传》,电视剧版都是8分以上,改编成电影就普遍缩水成6分。

今天就借着最新的这个标本,来谈谈我的理解。为什么本质上都是“讲故事”的两种媒体转换起来会如此困难。

按理说电影无论在投资、演员阵容还是配套人员上,都要大大的高于电视剧。电视版的《上海王》拍了32集,我估计成本也只是和一部2个小时的电影打平。我们也许能够得出一个结论:

电影比电视剧难拍的多。

电视剧的核心在于情节抓人、面面俱到,故事的推动主要是靠对话。前两天我随便看了两眼现在在上的一部连续剧,是杨幂演的,我大约看了10分钟,都是杨幂和一个男青年在对话,镜头景别的变化不超过3个(正反打加侧身全景),然后改换一个场景接着说。

比如这部《上海王》,袁立扮演的小月桂从乡下逃到上海,电视剧用了整整一集来介绍她怎么流落,怎么进入到一品楼,面面俱到的展现她的性格。

而在电影中呢?只能给她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就要把这30分钟的信息精准的呈现出来,想想我都觉得难。

还有黑帮老大常力雄,他是影片中的关键人物,可以说他能不能塑造好直接影响作品的成败。在电视剧中,巍子有充足的时间来树立这个人物,比如他在谈论革命党黄佩玉的时候,说了一大段的话,最后说出了这句台词,由此展现他的深谋远虑。

而在电影中,胡军饰演的常力雄自始至终形象都很模糊,导演没有利用有限的时间把这个人物给立起来,特别是他和黄佩玉的关系,完全没有说清楚。

对于电影和电视剧的不同,可以有1万到10万字不等的论述,布景、灯光、机位、镜头精细度等等等等,但我认为其中最核心的区别在于:

电影的浓缩性是电视剧无法企及的。

这也就是电视剧改编成电影往往很难成功的原因。就好比短跑和长跑,百米运动员一个微小的动作不到位那冠军可能就没了,但如果是跑万米,就算是偶尔动作变形你还有很多机会去纠正。电影就像跑短跑,它是对镜头、台词、演技、导演功力的一种极限考验,观众被圈在一个小黑屋子里,他们的注意力非常集中,任何一点瑕疵也逃不过观众的视觉神经。

而且电影的观看成本巨大,你要花钱买票花时间等场,在电影院还得守规矩,这就造成进电影院的预期远非在家里打开电视机可比。

这也就是电视剧演员如果转移到大银幕上就露怯的原因。你可以回想一下《一代宗师》里宫二和叶问的那段对话,时间并不长,但是包含了多么大的情感信息量!这一切从台词、灯光氛围,尤其是演员脸上的微表情反映出来,这对于演技是非常大的考验,而电视剧里没有、或者说也不要求这样的情感浓缩度。

你经常能听到圈里有一种鄙视链:“拍电影的看不起拍电视剧的”。其实连演员心里大概也是这么想,所以拍电视剧的总想往电影圈里扎,因为那意味着更高层面上的认可,有点野心的演员都会心动,但观众同时也会发现,平时在电视剧里演技都不错的演员,为什么上了大银幕就感觉很别扭呢?

因为电影的要求和电视剧完全不一样了。

其实我以上说了这些,并不是要骂《上海王》是一部烂片,不是,看得出,导演是有些追求的,作品的电影感也够,某些段落还真是有些像去年的《罗曼蒂克》,但对于怎么浓缩而精彩的讲一个黑帮故事,导演在能力上还是差太远。

首先是对于整个故事框架的把握。虹影的原著是从清末开始讲,电视剧直接跳到了1915年的民国,而电影基本沿用了小说原著。我觉得在语境选择上,电视剧的创作者是明智的,而电影走错了路。一旦从清末开始讲,就必须要加入“清朝”这股力量,让本来就盘根错节的关系变的更加复杂,而导演显然不具备这种群像的刻画能力,看完电影我没有一个印象深刻的角色,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是半清不楚。

我觉得这个故事从资质上来说,很适合改编成电影,因为它有一个天然的中段小高潮,就是——“两代上海王的传承”,他们又有同一个女人作为旁观讲述者,这就天然是一个很不错的电影底盘。电视剧里对这一点渲染的很到位,常力雄明知道黄佩玉是个危险毒辣的人物,但依然将位子传给了他,这种挣扎中的远见才是这个人物最大的魅力所在。

而电影中的胡军却失去了这种老大风范,导演竟然安排了一段武打戏来渲染他的英雄气概,这一段非常的失败,完全把这个老谋深算的人物变成了一介武夫,老大之所以是老大,不在于他拳脚上多凶啊两代上海王传承的悲壮也就完全没渲染出来。

看看电影的阵容,都是很好的演员,胡军、秦昊、余男,都算得上是实力派,但导演的能力没有驾驭好这一手的好牌,许多场戏我不知道他要表现什么,这个黑帮故事如果再好好打磨一下,我觉得是可以出彩的,因为它的底子够好。

有时候想想也挺有意思,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在黑帮历史上竟然是那么的相似。清末民初黑帮进入黄金时代,刚好对应着美国的禁酒令时期(1812—1933),现在公认的,禁酒令直接导致了美国黑帮的兴盛。直到今天,大量黑帮题材的电影都是对应着这两个时代,相对于好莱坞对于那个时代的表现(比如伟大的美国往事),我们的大上海宝藏还远远没有被充分挖掘。

既然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黑帮电影在当代生存空间太小,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电影人继续挖掘这个时代的东西,你一镐头我一铲,总会有好东西出来的吧,我希望。

除了红楼梦,这部史诗级电视剧,也在正定荣国府取景拍摄!

上一篇

除了红楼梦,这部史诗级电视剧,也在正定荣国府取景拍摄! 除了红楼梦,这部史诗级电视剧,也在正定荣国府取景拍摄!
一部戏用了8个替身,全程坐着拍戏,却被吴京称为是最敬业的演员

下一篇

一部戏用了8个替身,全程坐着拍戏,却被吴京称为是最敬业的演员 一部戏用了8个替身,全程坐着拍戏,却被吴京称为是最敬业的演员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点击排行
热门专题

蜀ICP备2020026468号-4

Copyright © 2008-2020